在河南新密历史上有这样一位廉吏,自汉设县治以来,在密县任县令的有近千人,而让老百姓称颂者却寥寥无几,杨炳堃属于其中的佼佼者。
一代廉吏
杨炳堃系浙江归安县(今湖州市)人,是晚清时期的一代廉吏,在密县7年(道光二年至八年),修水利,兴教育,整煤矿,化民风,政声著卓,使密邑大治。新密人十分感念他的恩德,称颂他为“民生县令”。后官至湖南布政使,他为官30余年,精明练达,表率有方,无论剿匪、平乱、治蝗、禁烟、赈灾还是安定地方,都有政声,2次被省府考评为“卓异”,一生受到道光皇帝6次诏见。
杨炳堃上京朝考途中,经阳湖署衙见有一联:“眼前百姓即儿孙,休言百姓可欺,须留下儿孙地步;堂上一官称父母,莫道一官易做,当尽些父母恩情。”杨炳堃谨记在心,成为他一生仁心爱民的思想基础。道光元年五月,杨炳堃被任命为密县知县。在密县7年间,杨炳堃兴学助教、整饬煤矿、修渠种稻、褒德安民,受到密县人民的爱戴。
兴学助教
在兴办教育方面,杨炳堃主要做了两件事:一是修书院,设遥课;二是办义学,定章程,这些举措对密县教育的影响巨大。
桧阳书院是当时密县的最高学府。当时,校舍多年失修,景象颓败。杨炳堃一到密县就先去书院察看,带头捐款修缮书院,聘请名师为学生授课,制定书院管理章程。
最为人称道的是他在密县创设的遥课制度。遥课制度相当于今天的函授教育,即每月初一和十五集中在书院讲两天课,余下时间让学生在家一边务农一边学习,从此解决了贫寒子弟不能到书院上学的难题。
义学,就是为平民百姓设立的学校,招生对象多为贫民子弟。杨炳堃在密县大规模开办义学,并制定了义学章程,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。他先后在全县20保设立义学21所,后又增办9所,达到30所。
在杨炳堃不懈的努力下,密县教育得到空前发展。道光三年(1823年),在他兴办义学的第二年,密县参加乡试的考生就达600多名。从此,密县文风大振,涌现出一大批名士才俊。
整饬煤矿
密县有丰富的煤炭资源,开采历史悠久。道光初年,密县煤窑业发展迅速,许多穷人依靠下窑挖煤养家糊口。当时,条件恶劣,设备简陋,技术落后,淹井、透水、火灾事故频发,再加上窑主重财轻命,不顾矿工死活,使挖煤开矿这一利民之事产生了诸多弊端。如无度生产、私设人圈、动用私刑、收容罪犯、引诱赌博等数不胜数。
“人圈”,就是窑主在偏僻沟壑里设立厂局,围禁工人。他们限制工人的人身自由,对工人进行恐吓、威逼,随意打骂、转卖,更有甚者被逼跳窑轻生。
为根治弊端,杨炳堃颁布了一系列条令、规章,最著名的条令是《谕窑户、工头简明条规》《禁窑户设立人圈告示》。《谕窑户、工头简明条规》简称“十一条禁令”,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关于煤矿安全管理的成文法。1983年,中华书局出版的《清代的矿业》一书对其全文进行收录,对当代煤矿安全管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。
为了把禁令落到实处,杨炳堃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惩处措施,并亲自到煤窑进行监督暗访。在一次暗访中,杨炳堃发现砂石坡煤窑在煤井透水的情况下,仍让工人下井采煤,便严令其进行整顿,并连夜发布通告通报全县,以儆效尤。经过治理整顿,煤窑弊端基本消除,工人安全得到保障。
褒德安民
杨炳堃深受传统文化影响,对先贤推崇备至。他以先贤为楷模,推行德教,施以仁政,化育百姓,形成了良好的民风。为了把各项条例落实到位,每月初一、十五,在县衙门前及城内轮流宣讲,除此之外,还专门建立了一支宣讲队伍,在全县20个保进行宣讲。
杨炳堃在密县上任后,在继续推行保甲制度的基础上,在全县境内重要路口设立关卡12个,同时,在远离县城的集市繁华地段又增设关卡6个,并派人日夜巡逻盘查,确保社会稳定,百姓安居乐业。
在推行保甲工作中,杨炳堃要求所需费用均由衙署廉捐,不许向民间索取分文,从而堵住了乱收费乱摊派的口子。
道光八年七月,杨炳堃调任息县知县,之后,先后升任邓州知州、信阳知州、湖北汉阳知府、云南迤东道、湖南盐法长宝道、湖南按察使、湖南布政使等职。道光二十九年十月,因新宁会匪滋事被革职留查。咸丰元年二月赴新疆戍边,咸丰三年三月奉旨加恩释回,九月奉旨赏加同知衔。晚年在家著述,颐养天年。咸丰八年(公元1858年),在家去世,享年73岁。在30多年的为官生涯中,杨炳堃始终初心不改,心系百姓,关注民生,每至一地,口碑载道,政声悠扬。(王旗胜 凌耀亮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