柘城,古老的炎帝朱襄氏故里,在这片厚积着黄河文化的土地上有很多清正廉洁的历史人物,窦容恂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,因其生平政绩卓著,被乾隆皇帝给予“三简严疆”的褒扬。窦容恂(1678—1757年),字介子,号葵林,柘城县邵元乡人,康熙四十五年中进士,曾任工部主事、员外郎,先后出任山西汾州、江南徽州、四川嘉定等地知府,是清朝前期享有盛名的清正廉洁的官员。秉公办案 不徇私情窦容恂在他30多年的仕途中,不畏权势,尽心职守,...
梅挚(997—1061),字公仪,北宋成都府新繁县(今成都市新都区)人。以进士入仕,三入朝堂、六任州府,官至龙图阁大学士,世称梅龙图。他为官清廉、体恤百姓,尤其憎恨官吏贪赃枉法、腐化堕落。其所作《五瘴说》一文,以自然之恶疾瘴气形容官场5种邪气,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反腐檄文。《五瘴说》仅120字,却高度概括了官场的5种积弊,警醒着历代为官从政者。直言敢谏 纠弹时弊梅挚于宋仁宗天圣五年(1027)进士及第,从此走出成都,进入历史的舞台。...
正是这种“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”、“地势坤,君子以厚德载物”的变革和开放精神,使中华文明成为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个绵延5000多年至今未曾中断的灿烂文明。以数千年大历史观之,变革和开放总体上是中国的历史常态。中华民族以改革开放的姿态继续走向未来,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、深厚的文化根基。——5月16日,《求是》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《全面深化改革开放,为中国式现代化持续注入强劲动力》“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”...
孔子说,“君子和而不流,强哉矫;中立而不倚,强哉矫”。法国作家罗曼·罗兰说,“放弃独立思考,是一切不幸的核心”。中法作为两个有独立自主精神的大国,在历史长河的每一次相遇都能迸发出巨大能量,影响世界行进方向。站在新的历史交汇点上,让我们携手再出发,推动中法关系取得新的更大成就,造福两国和世界!——5月5日,习近平总书记在法国媒体发表署名文章《传承中法建交精神 共促世界和平发展》“君子和而不流,强哉矫;中立而不倚,...
文彦博(公元1006—1097年),字宽夫,汾州介休人,自幼年时起便聪颖过人,21岁进士及第,一生历仁宗、英宗、神宗、哲宗四朝,出将入相五十余载。史称:“公忠直亮,临事果断,皆有大臣之风,至和以来,共定大计,功成退居,朝野倚重。”勤以致学 严于律己童年时代的文彦博机敏好学,严于律己。他经常准备个小罐子,做了好事就放进一颗红豆,做了坏事就放进一颗黑豆,每天检查红豆和黑豆的数目,以此来规范自己的言行,磨砺身心,修身养性。...
面对钱财,一个人该持什么样的态度?《钱氏家训》有云:“持躬不可不谨严,临财不可不廉介。”意在劝诫子孙后代,做人当自律自持,不为物惑,对钱财不贪求、不妄取,坚守住名节操守。临财当廉介,清白传家久。以这样的家训教育子弟,在历史上不止钱氏一族。宋代朱熹在《朱子家训》中说:“临财欲其勿苟,见利欲其勿争。”意思是面对钱财利益,不能随心所欲,不是自己的,一分一毫都不能妄取、争夺。明代汤显祖在《文昌汤氏宗谱·家训》...
古人说:“胸中正,则眸子瞭焉;胸中不正,则眸子眊焉。”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,首先要从政治上看,才能看得更明白。————《反腐败斗争是党自我革命必须长期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》(《论党的自我革命》) 在《孟子·离娄上》中,关于如何评价一个人,孟子提出:“存乎人者,莫良于眸子。眸子不能掩其恶。胸中正,则眸子瞭焉;胸中不正,则眸子眊焉。”即一个人的眼睛是最能表现其内心状态的,当心地纯正时,眼睛就明亮,...
在浙江省衢州市区钟楼底,有一个著名的文化地标——赵抃祠。赵抃祠始建于宋咸淳四年,其后几经迁移。明万历年间移至现址。现存的赵抃祠为清道光十二年所建,祠内有局部复原的苏轼《表忠观碑》,悬挂着道光年间衢州知府谭瑞东书“天下第一流人”匾额,是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、省级廉政文化教育基地。赵抃祠是为纪念衢州古代著名人物赵抃而建。《宋史》中,赵抃与包拯同传,堪称“旷代廉吏”,去世后被视为典范祭祀。2022年12月,赵清献公祭祀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。...